和平

招商网

和平招商网  >  和平招商动态  >  游走天津系列之(二)——领略“老租界”

游走天津系列之(二)——领略“老租界”

| 招商动态 |2018-04-21

天津解放北路夜景

相信不少去过天津旅游的朋友一定都会去“意大利风情街”转一转,对天津历史再有些了解的朋友可能还会去解放北路走上一走,一栋栋巴洛克、歌特、文艺复兴等等不同建筑风格的楼房,走在那里尤其是华灯初上的时候仿佛漫步欧洲古城。没错,这些地方都是天津曾经的老租界。今天,我就带大家一起领略一下天津曾经的老租界。天津租界时至今日仍然是西洋文化和中国传统及地域文化的承载体,更是天津多元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曾作为中国近代历史上北方最为繁华的“畿辅首邑”,见证了天津近代的繁荣和发展。市天津城发展历史中不可磨灭的一页。时至今日,天津租界中具有各国风格样式的建筑得到了不同程度的保留与保护,使得天津的历史得到了良好传承。这是当前我们城市发展史上值得借鉴与推崇的做法,老旧的建筑与街道不会阻碍城市发展的脚步,反而会在城市发展的同时再度焕发“迷人青春”,成为城市发展的一道风景。

天津各国租界分布图

一、租界的建立

天津租界是1860年至1945年期间,英国、法国、美国、德国、意大利、俄国、日本、奥匈帝国和比利时等国通过签订不平等条约和协议在中国天津老城东南部区域相继设立的拥有行政自治权和治外法权的租借地。1860年,英国首先在天津设立租界,紧随其后法国也设立租界,不甘人后的欧洲列强纷纷竞相在抬进设立租界。最高峰时有9个国家在天津设立租界。同时,天津也是中国历史上最早收回租界的城市之一。1945年,中华民国政府在对日战争胜利后,正式收回天津的最后两个租界,标志着天津租界历史的结束。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后期,英法联军攻占天津,他们沿白河向西北进犯,直接兵临北京城下。这一下清政府可慌了手脚,1860年10月24日,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了《北京条约》作为《天津条约》开辟通商口岸等的续增条约。条约第四款规定:“续增条约画押之日,大清大皇帝允以天津郡城海口作为通商之埠,凡有英民人等至此居住贸易,均照经准各条所开各口章程,比例划一无别。”在这一城下之盟中,天津被增列为通商口岸,该条约虽未规定设立租界,但成为日后英国在天津强划租界的依据。1860年12月4日,英国驻华公使卜鲁斯向恭亲王奕䜣递交照会,写道“意将津地一区,代国永租”,作为领事官署和商民的住房及栈房之用。随后,他又照会直隶总督恒福,转饬天津地方官府,要求在天津划出英租界。1860年12月17日,清政府允许了英国公使卜鲁斯设立英租界的要求,列强在天津设立的第一个租界——天津英租界正式开辟。这是天津租界的开端。

1861年春天,法国参赞哥士耆赶往天津实地勘察界定天津法租界的界址。6月2日,三口通商大臣崇厚与其订立《天津紫竹林法国租地条款》。天津法租界位于天津城南的紫竹林一带,南接英租界,西近海大道,东和北两面傍海河,面积为439亩。厚颜无耻的清政府为了显示绝不仅仅维护英法在华之利益,也不歧视美国、德国、奥匈、比利时等各国,对各国一视同仁。居然主动照会美国等驻天津领事,欢迎各国建立租界。在1862年,也有意让美国在天津建立一个专管租界,发给美国领事一份租契。然而,美国驻华公使蒲安臣却不领情,反而极力向美国国务院反对租界制度,且当时来华美国商人屈指可数,因此美国在若干年后才对该地作了短暂的行政管理。

接到主动照会后原先在中国尚未辟有租界的德国也开始动作。1895年,德国驻华公使绅珂根据本国政府的指令,向总理衙门提交照会,要求在天津开辟专管租界,以扩展德国在当地的商务。同时,德国外交大臣也向中国驻德国公使许景澄提交“租界节略”,其中声称,“中国通商口岸之友英国租界,或间有法国租界,已多年矣”。“在中国之德商,因无本国租界,未免散居在他国租界内,几作英法寓客,所以德国商务相涉诸人,日夕盼自有本国租界也”。因此,德国“应在相宜口岸商划租界”。清政府马上同意了德国划分租界的要求。在天津,由直隶总督王文韶饬派的天津道任之骅和海关道李岷琛与德国驻天津领事司艮德于同年10月30日签订《天津租界合同》(《天津条约港租界协定》)。根据合同规定,天津德租界东临海河,北接原来的美租界,西至大沽路东,南接小刘庄,面积为1034亩。1900年6月,大批俄军进入天津地区,在紫竹林租界内与义和团及清军激战。6月17日起,俄军、义和团与清军为争夺海河北岸的天津老龙头火车站(现在的天津火车站)展开的鏖战升级。在持续数十天的战斗中,俄国兵死伤惨重。7月下旬,八国联军占领天津后,俄军就抢占包括老龙头火车站在内与紫竹林租界隔海河相望的大片土地。俄国军队仗着曾在天津车站附近抵抗义和团及中国军队的攻击,保卫了外国的租界,并因而作出了牺牲。直接提出对海河对岸老龙头火车站以及向海河下游越两英里的一片土地保留绝对的主权。鉴于俄军的表现,英、法、德等国表示支持,于是俄国租界也开始正式建立,这是天津老租界里面面积较大的几个。其他的还有奥匈帝国、意大利、日本、比利时等国的租界,相对面积较小。

回顾历史,天津租界承载了旧中国的一段屈辱史,是旧中国滑落半封建、半殖民地深渊的一个缩影。中国的领土、大好河山对列强拱手相让,在统治者手中仿佛“烫手山芋”一样恨不得马上“送出去”才心甘?清代末期统治者的腐朽与堕落由此可见一斑。

二、租界的贡献

天津租界开辟之后,西方文化对天津各个方面的影响不断渗透。租界的发展建设对天津的城市发展起到了促进和示范的作用。天津租界除了影响天津城市风貌的改变之外,租界文化还通过与教会有关的教育、报刊杂志等让天津人了解到西方社会的生活。由租界教会创办的学校、医院、孤儿院、报刊和杂志在租界广泛发展。虽然不同的欧洲国家代表着不同国籍、不同政治利益,但是某种程度上也承载着西方文化的广泛传播。同时,它们同时又代表着不同的西方文化,呈现出多元性、多样性的特点,客观上促进了天津文化的多元融合与发展,让旧中国的人民看到了同时期欧洲在科技、文化、经济、教育各方面的发展。租界就是一个当时欧洲社会的缩影,甚至可以说是当时中国人民看欧洲的一扇窗。在近代天津迈向现代大都会的初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解放北路局部

建筑:由于九国租界的建设与发展,天津租界建筑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多样性、丰富性和复杂性。从时间发展与风格式样分析,天津的租界建筑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860年-1919年时期的建筑呈现出中古复兴式时期的风格。早期阶段的建筑活动主要是教堂、领事馆、住宅等,如1916年在 法租界的罗曼式西开教堂,1907年建造的德国领事馆则具有典型日耳曼民居的建筑特征。第二阶段,1919年-1930年时期的建筑呈现出古典主义、折衷主义时期的风格。1919年前后,北洋军阀、西方列强趁机加强在天津的实力。大型银行、洋行、商场、旅馆及娱乐建筑、高级花园住宅随之相继出现。大部分银行集中在英、法租界的中街(或称维多利亚大道、大法国街,目前称解放北路)上,采用西洋古典柱式形式,如建于1924年的英国麦加利银行,立面是两层高的爱奥尼克柱式,具有古典主义风格。

解放北路中国银行

商业旅馆建筑集中在法租界劝业场一带,采用较多的折衷主义手法,如劝业场是古典复兴式的檐口及装饰,但门窗式样却比较活泼。第三阶段,1930年-1945年时期呈现出摩登建筑时期的风格。1930年以后受欧美摩登运动的影响,建筑师逐渐抛弃了古典式折衷的设计手法,代之以简洁、自由、富有体积感与雕塑感的摩登设计手法。这时期的代表性建筑有利华大楼、渤海大楼、中国大戏院等。关于天津租界建筑的研究已经引起建筑界广泛的关注。截至2013年,世界有百余家建筑协会把天津的解放北路作为考察、研究欧洲古代建筑风格和手法的固定研究基地。

天津解放北路金融博物馆内景

租界老建筑物内景

老建筑内楼梯

道路桥梁:由于近代租界的设立,天津公路交通建设起步较早,而且是完全的柏油硬化道路,完全不同于旧中国传统的黄土垫道。1914年,意大利驻天津领事费洛梯上尉与艾克森美孚合作,将天津意租界的伊曼纽尔三世路(今建国路)进行重新改造,建成天津第一条硬化柏油路。此后,各个租界开始了大规模的道路硬化改造,有柏油路、有石条路、有水泥路。同时疏浚了海河航道,又用泥沙填平租界中的沼泽,从而使天津租界地区和环租界地区的道路建设有了较大发展和改观。1920年代,天津法租界法国工部局主持在老龙头桥上游修建了跨度97.64米、宽19.5米、限载20吨的双叶立转式开启式钢结构大桥——法国桥(也称万国桥,今解放桥),因此桥为法国人设计和修建,在一段时期内此桥叫“法国桥”,后来租界内部国家越来越多,大家都习惯称此桥为“万国桥”。

天津解放桥白天—黑夜

此桥合则走车,开则过船。在当时桥梁的开合也是一景儿。桥梁通车后,直接沟通法租界与老龙头火车站,沿着中街一路向西通过法国桥就到了老龙头火车站,方便快捷。1888年11月3日的《中国时报》曾这样报道天津,“一度遍地皆是深沟、大洞、臭水沟的使人恶心的可恨的道路被铲平、拉直、铺平、加宽。并且装了路灯,使人畜都感到舒服,与此同时,城壕里的好几个世纪以来积聚的垃圾也被清除掉了。”可见当时租界地区的改观之大。以至于,日本著名作家谷崎润一郎在1918年来天津作短暂旅行时,马上被当时天津独特的城市空间与都市文化所感染,曾在其小说中写道:“走在天津城里最气派、最整洁、最美丽的街区,令人仿佛来到了欧洲的大都会。”

公用设施:德国工部局于1908年在天津租界建立电灯公司,该公司能提供200千瓦的直流电。1917年德国作为一战战败国,归还所有海外租界。中国政府收回德租界的同时,也收回了该发电厂,由区公署水电股管理,成为天津地区最早的自营电厂。该电厂此后直至解放前一直为天津市服务。各国租界的工部局都建设开发了相应电务、水道、消防、卫生、邮政、交通、绿化等相应的设施。租界的市政导向促进了晚清乃至民国时期市政建设和管理体系的设立与发展。

解放北路随处可见的街头消防栓

时至今日走在解放北路仍可以看到规划的整齐有序的道路、错落有致的建筑和高大的法国梧桐,以及每隔50米左右就会出现的红色街头消防栓。此后,由于民族实业家及外商不断投资市政和公用事业,使天津自来水、电灯、邮政事业等相继得到发展。这些公用设施的创办以及相应的管理,对天津城市的发展变化产生了推动作用,为天津形成近代化的城市提供了基本条件。天津租界自开辟之后,干净整洁、秩序井然的租界不仅促进了天津老城的城市建设、道路改造,其独特的风格还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并在改造后的城市形态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迹。

解放北路夏季的法国梧桐

老楼房的红砖外立面

福及今日:1999年,天津市深化改革开放,探索老旧城区的开发利用新模式。决定与意大利政府合作开发利用曾经的天津意大利租界,建立中国·天津海河意式风情区。其中意式风情区又名“新·意街”。这一大胆尝试为天津市深化改革带来了发展的新思路。新意街一期工程于2005年完成修缮并招商引资,2008年对外接待游客。每天中外游人如织、络绎不绝。街道上随时都可以看到街拍的人群乃至婚纱摄影的人流。老租界的保护性开发为天津市带来了丰厚的旅游收入。租界建筑和街区由于得到保护和修缮,已经成为众多导演和电影的首选外景取景地。导演黄建新曾表示天津的租界“建筑保存得很完整……非常有特色,甚至比上海的还要丰富、还要完整。”电影《梅兰芳》、《非常完美》、《建国大业》、《建党伟业》、《风声》等影片相继在天津意租界、英租界和法租界、解放桥等地取景,这无形中更增加了天津老租界区的宣传力度。

如今,意式风情街已经成为中国国家4A级旅游景区。原天津意租界正在进行第三期的大规模修缮工程。2010年3月起,天津市开始在原天津英租界以解放北路为核心,对泰安道及周边地区的历史街区进行修缮并建设配套建筑,形成泰安道英式风情区,该工程已于2011年正式完工。此外,原德租界、法租界等的相关租界的历史街区也正在保护性开发中,并陆续接近尾声或完成,这些地区将成为天津市具有代表性的特色旅游资源。伴随着老租界区的修缮恢复历史旧貌,以至于一些曾经租界的外国人员后代都再次来到天津“寻根”。

天津市走出了一条城市发展的长远可持续之路。传承百年历史的老旧城区、老旧建筑绝对不是城市发展的桎梏!应对与处理绝不能是一拆了之,而是要让它们这些宝贵的历史资源、城市记忆成为城市再次焕发青春步入辉煌的一股“清流”。要让它成为城市闪亮的一张名片。

据德游艺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微信 iOS 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二维码转账支持公众号。

招商热线:400-151-2002
投资指南

和平区为天津市辖区。位于北纬 39°08′,东经117°12′。区域境内地势平坦,一般海拔2.8米~4.5米。2000年,全区设劝业场、体育馆、南市、小白楼、新兴、南营门6个街道办事处。历史上境内地势... 更多

投资和平
  • 工业用地

    工业用地

    立即咨询
  • 企业政策

    企业政策

    立即咨询
  • 厂房仓库

    厂房仓库

    立即咨询
  • 写字楼租售

    写字楼租售

    立即咨询
  • 资金扶持

    资金扶持

    立即咨询
  • 人才政策

    人才政策

    立即咨询
  • 进入小程序找园区
    友情链接:

    河北区招商引资招商网    其他招商引资招商网    河西区招商引资招商网    和平区产业扶持政策

    和平土地出租出售     和平厂房出租出售     和平仓库出租出售     和平写字楼出租出售

    和平招商引资服务平台

    ×

    您好,园区招商专员为您解答园区招商政策、工业用地、厂房招商等园区招商信息,请问有什么可以帮您?也可直接拨打400-151-2002,由专业招商人员为您解答!

    稍后再说

    马上咨询

    电话咨询
    400-151-2002

    客服咨询

  • 注册公司政策
  • 土地厂房咨询
  • 产业扶持咨询
  • 其他相关咨询